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2024新版  通知公告

关于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的通知

2025年08月04日 浏览量: 10 来源: 科研处 作者: 发布: 科研处

各有关单位:

2025年是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收官之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全国科技大会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以下简称《科普法》)和《泰安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全面促进科学技术普及,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激发创新自信,培育创新文化,筑牢科技创新群众基础,服务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贡献。根据中国科协、省科协有关部署安排,市科协联合相关市直单位决定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夯实科技强国基础

二、活动时间

2025年8至9月

三、活动内容

(一)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和科学素质建设的重要论述,推动《科普法》深入实施,围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广泛宣传我市科技、科普工作成就,引领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投身科技强国建设。

(二)宣传推广科技创新成果。采用公众易于理解、乐于参与的方式,多方位展示宣传“十四五”时期我国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取得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彰显新质生产力对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激发创新自信,引导公众及时认识和使用科技成果,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风尚。

(三)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讲好科学家、科技工作者勇攀高峰、爱国奋斗的故事,展现科技界优秀典型、生动实践和成就经验。深入挖掘展示科技创新成果背后的科学方法、创新思维和科学精神,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启迪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凝聚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强大精神力量。

(四)广泛开展群众性科普。围绕卫生健康、食品安全、农业生产、数字素养、民生水利、低碳生活、防灾避险、安全生产、乡风文明等公众关注热点,聚焦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推动科普资源和服务下沉基层一线,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全面营造科学理性、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

四、主要活动

2025年泰安市“全国科普月”活动,立足守正创新、开放协同、服务基层、普惠群众,着力组织落实好中国科协、省科协重点活动安排,组织开展好泰安市主场活动、县市区主场活动、系列联合行动等,广泛开展社会需要、群众喜欢、影响力大、服务面广的系列科普活动。

(一)系列主场活动。一是举办泰安市主场活动。集成各主办单位、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高校科协、企事业科协等优势资源,汇聚全市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科普爱好者等群体优质创意,集中展示科普阵地队伍建设、科技创新成果、科普创作大赛等实施成效,打造具有示范性、引领性、地域性、创新性、群众性的泰安主场活动(具体安排由市科协另行通知)。二是举办县市区主场活动。各地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情况和地域特色,组织开展全国科普月县域主场活动,形成党政领导、科技工作者、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的科普活动热潮。各级各类科普项目单位要结合属地科协工作部署,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打造高质量、品牌化、多样化的科普活动。

(二)联合主办单位特色活动。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媒体及户外电子屏作用,开展科普月活动宣传。围绕《泰安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职责任务,“全国科普月”联合主办单位结合年度工作安排,围绕数字素养提升、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绿色生产、食品安全、防灾减灾、卫生健康、移风易俗等内容进行科普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健康科普专家走基层、职业技能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育、安全应急科普知识集中宣讲、“银龄行动”志愿服务、消防宣传“五进”等专项科普活动,普及科技知识,增进公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三)东岳星空科普主题活动。“全国科普月”期间,精选主题,邀请高层次科技工作者、行业领衔专家,围绕“传承·创新:高山气象与百年泰山观测”等主题,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解读科技发展历程,探索加大融媒体传播力度,进一步扩大科普传播覆盖面。同时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行业专家,面向青年科技人才、大学生、企业家、公务员等群体,以现场举办或线上展播等形式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解读新技术、新成果,搭建小规模、高频度、互动性、多学科的科普交流平台。

(四)科学在身边·展演下基层。广泛动员组织学会、驻泰高校、职业院校、企业、科研院所、基层组织、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伍等各类科普主体,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用好线上线下方式,深入基层开展科普展览、科学讲堂、科普实验秀、科普市集、科普阅读、互动游戏等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科普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开展“星火科普剧”系列展演活动,依托科普项目实施,扶持创作一批科普剧目,深入学校、社区、农村等进行巡演,生动诠释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

(五)星火科普阵地探未来。推进“星火科普”全市统一的科普资源汇聚平台建设,整合挖掘全市科技场馆、科普展馆、博物馆等优质科普阵地资源,培育建设一批“星火科技馆”、“星火科普”服务站,策划开展“科技馆+”泰安科普欢乐游活动、“实验室开放日”等系列活动,打造老百姓身边的科技馆(服务站)。

(六)企业科协联合行动。动员企业(园区)科协,立足企业创新成果、科技特色、人才优势,开展企业开放日、百名专家进百企、科普报告(科技培训)进车间(进班组)等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面向公众展示科技创新赋能企业的实践和成果。举办山东省创新方法与创新应用大赛科技信息创新应用专项赛,提升企业科技工作者创新能力,营造创新氛围,弘扬创新文化。开展企业“星火科技馆”开放月活动,鼓励动员全市企业,特别是科技企业,结合自身行业特色和技术优势,广泛开展企业研发中心、生产车间开放日等活动,促进科技成果和科研资源科普化。

(七)乡村振兴科普专项行动。动员驻泰高校、科研院所、农技协、科技小院、农业科技志愿服务队等科技工作者积极性,围绕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突出送科技下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深入基层组织开展百名专家进百村、科技培训、科普讲座、产业规划、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推广等科技服务行动,面向农民传播科学知识,普及先进技术,培育乡土实用人才,提升农民科学素质,倡导科学文明。

(八)青少年科学教育专项行动。整合青少年科学教育资源,依托“百名专家进百校”“科普报告百校行”“科普欢乐游”、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流动科技馆巡展等,广泛开展科普研学、科普报告、科技讲座、开学第一课、科学实验秀、校园科技节等科技服务,推动校外科普资源与校园课程建设双向融合,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

(九)全民参与创科普专项行动。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开展优秀网络科普作品创作、征集和展示活动,动员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科普工作者等参与科普创作和传播,形成全社会参与科普创作、传播科学、热爱科学的生动局面。举办“第五届泰安市科普创作大赛”,遴选一批优秀科普视频(图文),动员和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科普创作,进一步丰富科普资源供给和科学传播内容。拍摄制作“星火科普名家话科普”系列科普视频,集聚一批具有新技术领域特质的“星火科普”专家和科技工作者,推出一批适合不同群体的优质“星火科普”资源。

(十)学会科普联合行动。组织动员各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积极为科技工作者搭建平台,组织、动员科技工作者通过科技讲座、学术活动、科普服务等形式,为公众提供精准化、专业化的高质量科普服务,为科技工作者投身科普探索创新路径,为学会科普工作提能增效打造品牌、积累经验。积极对接国家级学会,引入高端专家资源,深化产学研合作对接,促进更多相关领域创新技术、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智力支撑。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普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要把组织开展好全国科普月活动作为贯彻落实《科普法》的重要举措,强化科普责任,精心组织实施,以实际行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重要指示精神。各级科协及所属组织要发挥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协调机制作用,密切配合、开放协同,用好组织化、社会化、网络化手段,为科技工作者和全社会开展科普、参与科普搭建平台,增强活动的引领力、服务力、影响力。全市自即日至9月30日期间开展的科普活动,均可纳入全国科普月系列活动内容。

(二)积极创新,务求实效。要创新科普的内容、形式和手段,促进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科普中的应用,增强科普活动的科学性、互动性、科技感、体验感,引领科普新风尚。坚持“谁主办、谁负责”,强化举办单位、举办地主体责任,强化内容审核、符合保密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落实意识形态管理责任,力戒形式主义,注重为基层减负,高效节约、安全有序举办活动。

(三)汇聚资源,普惠群众。各单位和部门要紧紧围绕基层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领域,突出群众性、参与性、互动性,打造科普新模式、新场景,开展常态化、多元化的科普服务,切实提升基层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特别是各级各类科技馆、科普阵地、科普专家工作室、科普能力提升工程和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单位等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下沉一线,更大范围地服务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四)强化宣传,树立典型。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主流媒体、新媒体作用,把握宣传节奏,推出宣传精品,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做好线上线下宣传,宣传好科技工作者做科普的典型事迹,展示好科普活动的成效价值,提升公众参与度,营造浓厚氛围。组织开展活动,要强化品牌意识,规范使用“全国科普月”“科普中国”“星火科普”等专用标识(Logo),突出活动品牌。

六、有关事项

(一)做好活动报备工作申报人须填写《2025年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报备汇总表》(附件1)、《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申报表》(附件2),经所在学院负责人签字盖章后,由学院统一于8月20日前word版及签字盖章后的pdf版一并发送至邮箱chens2024@tsu.edu.cn。市科协将择优推荐到“科普中国”“全国科普月”平台上展示展演,扩大优质科普的联动传播和示范效应。

(二)做好活动总结表扬负责人须于9月20日前完成活动并提交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工作成效、典型案例和意见建议)至科研处。市科协将会同联合主办单位,对组织动员有力、亮点特色突出、服务基层有效的单位和影响大、反映好的活动予以表扬推广,同时择优向省科协、中国科协推荐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和优秀活动。

七、校内联系方式

联系人:

联系电话:6715519

电子邮箱:chens2024@tsu.edu.cn

 

附件:

附件1. 泰安市2025年全国科普月重点活动报备汇总表.doc

附件2. 2025年全国科普月活动申报表.doc